風險控管程序

本公司自2018年起即每年實施風險評估並呈報至董事會;2021/07/29已參考「上市上櫃公司風險管理實務守則」訂定相關規範,明訂風險管理政策及程序並經董事會通過。

 

依據「風險管理政策及程序」,風險管理小組每年召集功能單位代表,以風險因子影響公司直接或間接金額的大小,為評估及初步篩選的依據,再由小組判斷篩選主要風險,彙整分析統計結果呈報至經營管理會議,由風險的權責單位報告因應措施,提報經營管理會議討論核准,結果由董事長室呈報董事會。

 

風險評估邊界為集團所有公司,以台灣及大陸地區為主。風險評估因子包括社會、環境及公司治理議題,如人才、資金、產品、巿場、環境…等。

 

本公司2024年度已於2024/2/23向審計委員會暨董事會報告運作情形,審計委員會成員4人,均為獨立董事,由審委會暨董事會負責督導風險管理。並依據程序執行風險評估,由主管們篩選出重大性風險因子,討論因應措施後,呈報至審委會及董事會,董事們主要督導重點為減碳持續進行、優化資通安全等項目。

 

 

 

 

2024 年辨識主要風險及因應

2024年度透過公司舉辦的中高階主管內外部培訓及運營會議,經過前述程序的討論,凝聚共識得出主要風險如下:

 

公司治理

  • 策略佈局風險:精進專案策略、降低庫存的影響。
  • 市場變動風險:因國際政治因素、晶圓供需變動之影響,使供給與需求變得更加不穩定,擬更加強與客戶及供應鏈的關係。
  • 資訊系統風險:如資安防護重大議題回應。
  • 營運治理:地緣政治、巿場變動、終端產品集中風險。此類風險已經權責單位擬定計劃及措施,並呈報董事會。
  • 重視公司治理規範,不斷強化董事會職能,2023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成績持續維持在前6~20%名次。
  • 公司治理執行情形如「公司治理運作情形及與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」所列。

社會共榮

  • 人力資源風險:持續提升員工待遇,共享公司經營績效,啟動關鍵人才留任措施,加強建立價值觀及文化紮根活動。
  • 社會關懷:留才及育才的風險。

永續環境

  • 環境保護風險:因符合SDGs,更加強產品規格制定及技術突破,以便開發出耗能更低,晶圓尺寸更小的 IC。
  • 氣候變遷風險機會與因應:如氣候變遷風險機會與因應說明回應。
  • 環境永續:企業轉型的衝擊。
  • 本公司要求供應商符合RoHS及REACH規範,落實對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;新供應導入要求年度稽核與審查,符合品質、成本、交期及企業社會責任要求,稽核項目包含:品質系統、環境面篩選標準(包含綠色產品管理、ISO14001環境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)、社會面篩選標準(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驗證),並於每年評鑑供應商時列入評比項目,若未達則輔導改善。
  • 持續增加在地化(台灣或大陸)生產,減少運輸的碳排。
  • 持續自行盤查碳排放,並推動減電措施,並於2024年完成ISO14064-1輔導及驗證。

  • 其他風險評估。